“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汉中市生态环境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普法工作安排部署,扎实推进法治宣传重点工作,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改善环境质量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高度重视,加强安排部署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提前谋划并制定本系统《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明确“八五”普法的指导思想、重点内容、重点对象、实施步骤等。成立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八五”普法工作。
二是加强安排部署。将《法治汉中建设实施规划》《汉中市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汉中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的各项任务细化分解,每年度制定《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扎实推进实施。
三是认真落实党委(党组)书记点评法制工作制度。市局主要负责同志定期听取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安排部署重点工作任务。
狠抓关键少数,推动领导学法用法
一是深化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制度。将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核心内容纳入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通过强化学习持续提升领导干部法律素养,运用法治思维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二是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学习。先后举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科级干部专题培训、《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专题讲座,教育党员干部树牢规矩意识。2021年以来,共举办领导干部法治专题培训10余次,组织学法用法知识考试4次,购置《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生态环境法律法规汇编》等资料2000余册,编印《生态环境执法实务手册》《企业环保合规指引》等读本6000余册,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
丰富普法形式,突出普法重点
一是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学习宣传。组织开展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传周活动,充分利用网站、微信公众号广泛转发宪法知识,在机关电子屏幕上滚动播放《护法一生》宣传片。依托“学习强国”“智慧普法依法治理云平台”等网络平台,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线上培训。积极参加“一网两微一端”宪法知识竞答活动。邀请陕西理工大学法学教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做专题讲解,推动形成崇尚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权威的良好氛围。
二是组织《民法典》学习宣传。邀请市委党校教授就《民法典》做专题辅导学习,市局机关领导干部50余人参加培训。充分利用日常执法检查,开展送法入企活动;在天汉楼广场开展“美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活动,向群众提供法律政策咨询,累计向群众发放法律法规知识宣传资料300余份,环保宣传品400余件,接待群众现场咨询30余人次。
三是加强生态环境法律法规宣传。将《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等环保法律法规作为普法重点内容,依托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全国生态日、国际臭氧层保护日等重要活动日,全方位、立体化广泛宣传生态环境法律法规。
四是加强其他法律法规学习。将《保守国家秘密法》《国家安全法》《民营经济促进法》《营商环境条例》等纳入市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组织领导干部参与知识竞答活动,不断提升机关干部保密意识、安全意识和主动服务经济发展的意识。
创新宣传载体,打造普法品牌
一是构建全媒体普法矩阵。在巩固报刊、电视、广播、环保网站等传统阵地基础上,大力拓展微博、微信等短视频平台。在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上开通政策法规专栏,举办网上环保法规知识竞答活动,吸引10万余人次参与。
二是打造主题宣传品牌活动。精心组织六五环境日、全国生态日、民法典宣传月等主题宣传活动。持续深化法律“六进”,结合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生态环境志愿服务等活动载体,提升公众参与度。
三是强化重点对象精准普法。针对企业负责人和环保管理人员,开展“送法入企”、“环保合规培训”,宣讲环境法律风险及责任。针对青少年群体,开展“生态法治进校园”活动,培育生态文明理念。积极回应群众环境信访投诉,针对性开展释法说理、以案说法。
四是加大普法资源投入。“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累计开展环保法治宣传活动100余次,制作发放各类环保法治宣传资料、宣传品10万余份,环保普法宣传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全社会生态环境法治意识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