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巩固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堤坝,6月19日,汉中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所组织召开学习教育专题会议,全所干部职工围绕“以铁纪作风护航生态科研事业”主题开展集中学习。会议以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为核心,系统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结合生态环境科研领域特点,对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厉行勤俭节约等6方面要求进行靶向阐释,重点剖析科研经费规范使用、调研接待标准化等实操要点。
聚焦实践痛点,多维研讨作风建设
在交流研讨环节,与会人员紧扣科研项目管理全流程展开深度讨论。针对科研经费使用、设备采购内控、学术会议组织等高频场景,梳理出“调研行程碎片化”“接待标准模糊化”等5类风险点,并形成”三对照三自查”工作法(对照制度查流程、对照案例查漏洞、对照职责查担当)。大家一致认为,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是长期坚守的政治准则,必须以“永远在路上”的定力,将纪律要求融入科研选题、现场调查、成果转化各环节,打造清正科研生态。
构建长效机制,精准部署落实举措
会议从四方面出台强化措施:
常态化教育机制:将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纳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必学内容,通过典型案例剖析、廉政风险点预警等方式筑牢思想防线。
精细化制度管控:重点修订《科研经费使用管理办法》《公务接待实施细则》等6项制度,在设备采购、差旅报销等领域建立“双人联审+流程留痕”机制。
头雁示范工程:所领导及中心(室)负责人以身作则,在调研接待中严格执行“三不原则”(不超标准、不搞陪同、不接受馈赠),主动公开个人执行情况接受监督。
科研减负行动:实施“文件会议瘦身计划”,压缩综合性会议时长30%,推行科研报告“一页纸”摘要制度,让技术人员每月增加20%一线工作时间。
凝聚奋进力量,书写生态保护新篇
此次会议既是作风建设的“加油站”,更是科研攻坚的“动员会”。全体干部职工表示,将以此次学习为契机,把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转化为技术攻坚的务实行动,在秦岭生态保护、汉江流域治理等重点领域强化科研创新,以“严真细实快”的作风推动“十五五”生态规划编制、耕地重金属污染排查等项目落地,为筑牢秦巴生态屏障提供风清气正的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