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西乡县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确定高质量建设汉中副中心城市和中国最美茶乡发展战略定位,将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作为县域经济社会生态发展总体布局,严格生态保护,厚植生态优势,释放生态潜力,发展生态经济,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全面守护秦巴生态屏障。
牢记“国之大者”坚决扛牢生态保护责任
党员干部始终把践行“两山论”和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率先垂范谋划、亲力亲为统筹、真抓实干督导,形成党政齐抓、上下联动、协调发力的秦巴生态保护工作格局。深入践行“两山”理念筑牢绿色发展本底
落实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采取督查、巡察、考核、审计四位一体监督模式压实各级各部门秦岭生态保护政治责任,坚持“刚性治标、系统治本”原则,举一反三开展各级反馈问题排查整改,常态化开展自查自纠,目前省市反馈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销号。设立县镇村三级林(山)长475名、河(湖)长268名、秦岭网格员14名,安装摄像头17套,配置无人机2台,基本形成了天地一体、上下协同、全域覆盖的保护格局,为秦岭生态拉起“警戒线”。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城镇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全县地表水水质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达到100%;13座尾矿库全部落实监管责任,关闭退出矿权28个,完成8处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其中大巴山区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入选全省生态修复典型案例;秦岭区域连续2年实现无疫情。推动绿色赋能擦亮最美茶乡名片
以市第六次党代会提出的“打响中国最美茶乡品牌”为目标,全产业链做好茶业“文化、产业、科技”大文章,建成省级示范茶园62个。大力发展电商、配送等营销流通业态,强化生态产业发展,实施国储林改培低效林3.96万亩,发展林下中药材2.1万亩,创建省级林下经济发展示范基地2个,培育引进林业产业企业52个,带动林农增收1.16万人。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积极开展农产品品牌创建,发展优质特色农产品,提升西乡县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全县已有15家企业30个产品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认证基地面积达2.11万亩。打造市级“五个农业”示范园区(基地)8个,“西乡樱桃”“西乡金耳”等5个特色农产品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5家牛肉干生产企业获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使用单位。推动绿色循环发展项目建设,筛选申报超长期国债项目2个,总投资7000万元。围绕“双碳”目标,探索开发碳汇资源向市场精心推出独具特色的生态产品,核算光伏、林业碳汇、茶叶减排量42.14万吨,3家银行为13个重点项目投放绿色信贷资金1.4亿元,新发展光伏发电项目240MW。近年来,西乡县秦巴生态保护工作力度不断加大,以秦巴生态保护为引领,县域绿色产业蓬勃发展,“两山”价值转换逐渐显现,全县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县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省级园林、文明县城、首批省级低碳近零碳试点县、全省林长制激励县等诸多殊荣,为高质量建设中国最美茶乡、汉中副中心城市奠定良好生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