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奋力谱写建设美丽宁强新篇章,近日,《宁强县“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经县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由县政府正式印发实施。
《规划》紧扣国家限制开发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涵养区的发展战略要求,以《陕西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汉中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宁强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上位规划为指导,结合宁强县“十四五”环境保护工作基础、重点工作和重大任务,针对“十四五”时期面临的生态环境保护的新形势、新要求、新目标进行了分析论证,确定了“十四五”时期生态环保工作重点任务和重点工程项目。
《规划》提出了“十四五”时期宁强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预期目标:到2025年,全县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县域经济能源结构调整成效显著,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明显提升;空气质量稳步提升,水环境质量持续优化,土壤安全利用水平稳定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能力明显增强;温室气体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稳步提升;环境安全有效保障,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基本形成;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绿色生活深入人心,“美丽宁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同时,《规划》对2035年全县生态环境保护远景目标进行了展望,并提出:到2035年,“美丽宁强”目标基本实现,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环境质量实现全面根本改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稳定恢复,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成为宁强常态,全面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
规划》结合环境治理、应对气候变化、环境风险防范、生态保护等四大领域23项指标,提出了八大重点任务:一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二是减排温室气体,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三是坚持协同共治,持续改善大气环境;四是坚持三水统筹,稳步提升水生态环境;五是加强安全利用,保障土壤环境安全;六是加强生态监管,坚决当好秦巴卫士;七是严格风险防范,严守环境安全底线;八是创新体制机制,推进治理体系现代化。
《规划》围绕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水环境治理、土壤环境治理攻坚、人居环境综合治理、生态保护与修复和资源综合利用等六大领域,以《宁强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列明“十四五”重大项目规划表为基础,统筹收集农业、水利、林业、自然资源等各类专项发展规划项目,最终合计收纳了全县43个条件较为成熟、规划实施期间预计能够落地实施的重点工程,项目总投资61.43亿元。
《规划》作为“十四五”时期宁强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行动纲领,确定了新时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任务书”“路线图”和“时间表”,对深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开启美丽宁强建设新征程具有十分重要深远的意义。宁强县将按照“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要求,切实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注重规划衔接,增加资金投入,强化科技支撑,加大宣传教育,有效保障规划顺利实施,确保“十四五”时期全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落地落实,为美丽汉中建设贡献宁强力量。